
掃碼閱讀手機版
大地回春,農事漸起,涿州市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。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孕育著農民增收、農業增效的新希望,勾勒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。
高官莊鎮郝各莊村的果農正忙著利用早春果樹的休眠期為桃樹整形、修剪,積極開展春季桃園管理,力爭豐產豐收?!拔曳N了30多年桃樹了,剪掉生長密集的枝條,可以給桃樹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,吸收充足的陽光,提高掛果率和口感?!睋私?,桃樹是增加該村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,全村種有桃樹500畝,3萬余棵,年產桃約200萬斤,產值約400萬元。
帶著室外的春寒走進該村的林果溫室大棚里,一股清新淡雅的香味撲鼻而來,傳遞著“春”的氣息。一朵朵桃花在枝頭綻放,一簇簇、一團團,嬌艷欲滴,成為了這個季節最美的風景。果農王鐵人正在為大棚里的桃樹摘葉,“不僅桃樹需要管護,我在大棚種的‘巨玫瑰’葡萄現在也進入了剪枝、施肥的階段,修剪工作不是毫無章法地亂剪一通,我們會根據情況,把枝蔓修剪成長梢或者短梢,長的話會留5個左右的新芽,短梢的話會留1到2個左右,讓每個葡萄之間的生長空間達到平衡,確保它們都能健康成長?!?/p>
在郝各莊村西的蔬菜大棚里,郁郁蔥蔥的蔬菜生機勃勃,長勢喜人?!败磔锬壳疤幱陂g苗階段,田七和香椿苗正上市,田七每天掐尖銷售,每棚每天出產40斤左右,單棚收入能達到100余元;香椿苗是無土栽培,每天要噴水兩遍,成苗裝盒銷售,平均每天能賣出1000余元?!辈宿r們邊勞作邊笑著介紹說。
近年來,涿州市高官莊鎮積極引導轄區農村積極謀劃自我發展思路和路徑,因地制宜壯大集體經濟,不斷提升‘造血’功能,既豐富群眾的‘菜籃子’,又鼓起群眾的‘錢袋子’,為農民創收開辟了新路徑,也為富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。(保定日報通訊員劉奕、劉永興、王薇薇)
凡注有“河北新聞網”電頭或標明“來源:河北新聞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為本網站與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所有(本網為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獨家授權版權管理機構)。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、鏈接、鏡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河北日報
微信公眾號
河北新聞網
微信公眾號
燕趙都市報
微信公眾號
河北日報
客戶端